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26日电 2025年的高考,贵州省正安县芙蓉江镇女孩徐娅凭借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水利专业录取,是这个山村家庭培养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即将走出大山的她,也成为“俞浩梦想奖学金”首批资助的自强学子之一。
“俞浩梦想奖学金”由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个人出资,是俞浩基金会启动的首个重点公益项目,首批为100名像徐娅一样的自强学子提供大学的启动资金。
空闲下来的暑假,徐娅没有像同龄的孩子一样到处旅行,而是帮父亲打理家中赖以为生的农田。小时候跟着妈妈采茶的清晨——那时的汗水里,藏着的是对大山的依恋;而此刻的汗水里,多了份对未来的期待,也悄悄埋下一丝对家人的牵挂。
【资料图】
8月初,徐娅和另外8名正安学子从遵义来到苏州,参加追觅公益举办的俞浩梦想奖学金Open Day活动。
三天前,她还在贵州山间,此刻却站在拙政园的曲桥上,指尖触摸着明代文人精心堆叠的太湖石。“原来美可以有这么多形态。”她在研学日记里写道,笔尖划过纸面时,仿佛还带着茶山晨露的湿润。
在智能工厂,人形机器人的灵活转身、机器狗的灵敏互动让她睁大眼睛。智能电机产线的精密运转、AI原理课程的生动讲解,让她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中国智造”的脉搏——原来机器可以代替人工做这么多事,原来科技真的能改变劳作的模样。这些体验像一扇窗,让她看到了大山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如今,她已规划好大学生活:除了深耕水利专业,还要加入辩论社团锻炼思维,报名艺术社团培养审美,结识志同道合的好友。
谈到水利专业,徐娅眼里闪着光:“它和民生、土地息息相关,就像家乡的茶山需要雨水,农田需要灌溉,水利是给大地‘解渴’的学问。”她轻声说:“我也想在水利一线坚守,未来想去雅江工程,为更多人修渠引水。”
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她的声音清亮而坚定:“俞浩梦想奖学金给我的,不仅是学费,更是走回大山的底气。”
她望着台下的伙伴们,认真地说:“走出大山或许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贵州有山有水,有勤劳的人,我们需要的不是所有人都离开,而是把外面的智慧带回来。让科技改变家乡的路,改变烤烟和茶山。我会在大学里学好专业,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行囊里,母亲塞的正安白茶散发着清香。这是她准备带给武汉室友的礼物,也是她传递善意的起点。她还计划把苏州研学所见的智能工厂、人形机器人,编成趣味教案,回乡时讲给更多同学听。
站在人生的分水岭,她身后是乌蒙山连绵的曲线,眼前是长江畔知识的浩渺。那个曾经模仿鸡妈妈走路的小女孩,如今已长成能坚定追寻梦想的模样。
“愿以四年光阴为笔,将长江的波、山野的泉,绘成一幅连接城乡的蓝图。”这是她对土地最深情的诺言——用水利知识滋养家乡的田,用科技见闻点亮山坳的光,让走出大山的路,最终成为反哺大山的桥。(完)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