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源:子木聊房
已获得转载授权
4月以来,全国中小银行突然开始大幅下调存款利率,你降20个基点,我降40基点,呈现出一边倒的溃败趋势。
储户不得其解,暗暗抱怨,钱没赚多少,利息倒是降了不少。
遥想当年,4%以上的大额存单遍地都是,人们都嫌少,而短短几年的现在,人们只能在2%-3%的利息存款中,寻求安慰。
1年定存利率更是进入“1字头”,基本解释了什么叫做“打发人”。
为什么中小银行会在4月集中下调存款利率,未来利率趋势如何,人们在这场降息风暴中又该如何规避风险?
希望下面的文字,能帮大家看清真相。
如果关注存款利率,应该会发现,去年银行有两轮比较强烈的降息潮,一轮是4月,另一轮在9月。
这两轮降息潮,战略企图很明显——释放流动性,刺激消费。
大银行基本都响应了号召,参与降息,中小银行却都藏的挺深,一个没“跟”。
这是因为中小银行相比大银行的竞争优势本就不明显,全靠高利息吸储,发点儿礼品,整点儿优惠,老头老太太,乐在其中。
可一旦利息降下来,甭管平时感情多好,存款会毫不犹豫跑到大银行里去,严重影响中小银行的生存策略。
但为什么中小银行会在4月跟进?
其实银行业一直都有个规矩:
1-3月拉存款,4月定策略,这都是水到渠成的表面规则。
但深层次,今年跟过去,大有不同。
一位资深银行朋友跟我说,今年吸储吸储,越吸越不对劲……甚至有些害怕。
存款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很快超额完成目标。
数据上也有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130.23万亿元,比上月末增加2.9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9万亿元,基本又创下历史新高。
但贷款呢?遥遥无期。
企业不贷款不扩张,人们不买房不买车,银行跪着都做不了多少单子。
这很危险,银行盈利,来源于吸储放贷之间的利差。
行业内有一个标准,1.8%,是银行维持合理利润情况下的净息差参考线。
而现在大多数银行都低于这个值,2022年29家上市银行,有8家净息差低于1.8%,占比接近3成。
存款是银行最大的负债,如果贷款需求长期羸弱,将会放大负债效应,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所以还没到4月,中小银行其实基本达成了共识,降低存款利率,谁不降,谁这一年就是二杆子干活 ———傻干。
整体来说,今年这波中小银行降息,并不是开启新一轮降息潮,而是对去年2轮降息的跟进,也叫做“补充”。
但却对未来十年,却又是一次新的开始。
长期来讲,利率只能越来越低,形势很难扭转。
这是因为金融机构必须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职能,而银行,也一定要服务于经济运转。
现在的经济复苏缓慢,唯一且有用的方法只能是继续针对实体经济降准降息,尽可能地释放流动性。
贷款利率长期下行,为了平衡净息差,银行只能被迫继续下调存款利率。
其次,短期内人们专注于存款的心态很难改变。
经过大疫三年,市面上出现了一批坚定不移拿现金的人,他们拒绝大宗消费,死守着现金。
无论降不降利息,这批人会一直储蓄,甚至0息,他们都会义无反顾继续把钱存在银行。
一个连续在楼市、股市栽了跟头的朋友跟我讲:
大多数人没死于通胀,而是死在了抗通胀的路上。
如果想让人们不存款,唯一的方法就是房价大面积地上涨,点燃人们的追逐财富的欲望,逼出消费。
但现在来看,这种引导很难形成。
无论是贷款利率下行,还是民众存款意识难以扭转,两者均形成了强大的成本压力,迫使银行从追逐利润转变为“活下来”。
一旦预期形成,银行就会想尽办法博弈政策。
比如最近很多城市的房贷利率出现了反弹,石家庄、长春、福州、哈尔滨等17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回调至4字头。
即使政策端再想通过下调利率,刺激楼市,但银行却用自己的力量支持利率反弹。
道理很简单。
当做生意无法通过“薄利多销”取得进步时,只能选择“有一单吃一单”的方法,提高利润空间。
接下来的房贷利率优惠的额度,大概率要用完了。
不仅如此,长期的大额存单、货币基金、国债等低风险稳健理财产品等等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未来只能越来越低。
而政策端也乐见其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银行把钱逼出来,用于消费。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最终这种局势只能形成两个结果。
至于哪种结果,要看接下来经济怎么运行了,但现在几乎所有力量都在迫使趋势向第二种结果进行。
(免责声明:文章版权归属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叶檀财经立场。)
叶檀财经微信矩阵号
关键词: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