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过研究院、研究所、研究生院、科研院、研究中心、学院、研发院,甚至还有叫达摩院的......中文都块被玩坏了。
其实要判断这些的区别,还是比较简单的,你去各地工商注册网站、企查查、天眼查、爱企查等等,都能查到企业性质,要么你看下主要股东和出资方。一看自明,大部分连股份比例都写明了。
【资料图】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第一个关键词,即“研究院”。
“研究院”首先要区别的就是一字之差的“研究所”,大家参加过高考尤其考研、保研过的人都知道,你升学时当初有两个选择,除了常见的大学,另一个就是研究所。
研究所也有教学和办学以及招生、授予学位的资格,只是所教的专业更偏向于研究和实际应用,不如大学有系统性,没有学校氛围,且不具备985、211或者双一流等大学标签。
这里我们不废话,主要告诉你: 研究所 大多有招生资格,是事业单位,属于学校及教育系统的范畴; 研究院 则大多没有招生资格,属于产学研类的企业,2000年之前你也可以称之为校办厂。
“研究院”第二个需要区别的就是“研究 生 院”,这就多了一个字。一般的大学都招收大专、本科生的学生来学习为主。该大学也会有几个科目具有硕士办学和学位授予点,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学院,叫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培养研究生,这么叫也是为了跟本科的其他学院加以区别。
一旦该大学研究生招多了,硕士专业丰富了之后,则研究生院也会分成好多个研究生院,比如材料研究生院、农学研究生院、经济管理研究生院,等等。研究生院属于大学的下属分支,重点大学比如北清复交的研究生人数,都快超过本科人数了,研究生院会越来越多。
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我们是职场人士,不是去上学,而是以上班为主。正如以上所描述的, 研究生院 属于大学的下属分机构。大学是事业单位,则研究生院也自然是事业单位。
这就继续谈到了企业性质的 研究院 。
比如同济大学,成立了同济汽车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甚至还加个集团二字,这就属于盈利的企业,属于同济大学这样一个事业单位投资的公司,因为投资方是吃财政饭的,所以企业性质属于国企。这跟同济大学举办的出版社一个性质,都是国企,但这些“校办厂”一般就在该大学校内或者附近,你称之为半事业单位、半体制内,也没啥问题。
这里大家要注意了,国企尤其事业单位一般不对外招聘,至少在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上挂出来的招聘岗位很少。挂出来的,大多就是低端的销售和很苦的岗位,要么就是内部无法消化的程序员等技术岗,才会公开招聘。非公开的招聘方式是什么呢,一般是考试进去,其次是校招,还有个叫熟人介绍(关系)。我其实不需要明讲,就跟你老家的国企招人类似。
但是,你更要注意的是,有一类研究院,主要通过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猎聘网等完全公开的渠道来招聘,这就企业性质展露无遗了。他们的名称大致是这样: 某某大学+某某地方+研究院 。比如“东华大学六合研究院”“深圳大学淮安研究院”,有时这个淮安、六合还不是地级市,也不是县城或者区,而是个镇、乡、村、街道。
我来举例,比如在我老家随便搜一个。
在招聘网站上,这个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被定义为事业单位。我们来查下它的老底。
其实是江苏泰州的一个开发区的管委会,跟复旦大学的某个学院、课题组甚至某个老师个人合办的一家企业,只不过前者即“江苏泰州的一个开发区的管委会”出钱来注册和举办。这单位是可以盈利的,本该注册为企业,但投资的钱主要甚至全部来自泰州一个叫“药城”的开发区,开发区属于政府机构,即机关单位,所以这钱100%属于政府出资,母单位是政府机关,所以就勉强将这个子单位称为事业单位。
其实是属于国企,只是地方上的工商注册单位将之定义为事业单位,当然也早就被事业单位的管理局登记了。因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或者为了研究需要,或者为了赚钱需要,正好优势互补,地方+大学,就有了这么一个以“研究院”作结尾的企业机构。
之所以还设置成事业单位属性,跟刚刚讲的地方出资方有关,也跟合作方即外地的知名大学是事业单位有关,还因为“事业单位”毕竟比国企子公司、孙公司更容易做生意、搞研究和招人,牌子不错。其实也是好个面子。
但是,这种大学+地方+学院的企业,可是忽悠了我们很多求职者,真的以为他们是事业单位。其实他们大多属于小公司,甚至是项目公司,工资低,没有体制内待遇,也要加班,福利很少,类似小私企,也类似创业公司,制度不健全,关系还特别多,只是打着事业单位旗号容易忽悠人进来低薪打工。
我们有个群友大左,他刚毕业是迷恋好大学,毕业后跑去清华大学在苏州的一个研究院工作,他以为名字中有清华大学就是清华大学,其实就一个私企。试用期内就各种剥削,试用期还没结束就将他辞退了。一开始还不愿意给赔偿金,好不容易谈好的半个月赔偿金,在离职后拖了几个月都不给,还要你反复多次打电话催促和威逼利诱,最终才发了。
这种类似项目公司,一般成立就是为了赚钱,比如我刚刚差的这家,就在去年拿到了一个大订单,还不小,近1个亿。其实这家研究院才20来个员工,我查过了,社保缴纳一个人也没有,应该基本都签的外包合同。
这种研究院,大家尽量不要被他们的名字唬住了,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将他们当做首选就业目标。
你就看这个《 异地央企国企,来你老家招人,可以去不? 》。但也有不同,你乍一看,以为是复旦大学来你老家开的分校,其实不是,只是你老家的事业单位打着复旦大学的旗号开了个国企子公司。
类似的例子就太多了,上海比如有20所大学,他们每一个在浙江、江苏、安徽长三角范围内的三四十个城市,大多都有类似的挂名地方国企,不谈多,每个大学对应10个研究院这就是200个研究院。算上长三角之外的,再来200个,就有400个类似研究院。再算上全国上千所大学,跟地方合作的研究院,那得上万家。
我们取嘉兴为例,以“某某大学嘉兴研究院”来招人的企业,几十家是有的。你说有几个事业单位到招聘网站上去招人呢?明明就是企业性质,还基本都是小企业。
当然,其中也有发展得不错的,毕竟会出产品和服务,可以赚钱,也会发展壮大,比如下图这个。
不过怎么改也是企业性质,国企子公司的特点,见《 国企新成立的子公司值得去吗?(真正的干货) 》。大多属于创业公司范畴,制度不健全,任人唯亲,工资虚夸。具体这家,其实就是嘉兴市甚至嘉善县搞得一个国企,借助浙大的名声。当然也为了经济发展,或者开发地方的科技产业,你看连地点都因此叫做“中关村”。北京有中关村,嘉兴居然也有一个。
有些实际上就是私人注册的小公司。当然,有些是为了享受一些政策优惠。其实也都无可厚非。产学研,都想赚点实惠,实际上就是赚钱。
但是各位群友和读者要谨慎去辨别,这些明明是企业,但大多说自己是事业的那位,还名正言顺,也光明正大地打着事业单位的旗号来招人。
有些工资看上去还蛮高,但你心里要有数,他们类似创业公司的工资和工作时间,即入职后工资不砍半已经是对你的仁慈,你以为进来可以摸鱼,实际上不让你996已经算他们良心好。又不签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而是跟你签适用于企业招聘的劳动合同,有些还是外包合同。
总之,挂羊头卖狗肉,在“研究院”这么学院派的三个字上,体现得这么明显,让人突然有些不适应。不过在我发出本文之前,不适应是正常的。
本篇是个善意提醒,这个中国从来没有人写过。
此外,我的文章和职业思维,也会不断受到HR、企业主、同行、性格测试机构、培训班、职业规划机构等的打压,今天又多了地方和大学以及大学老师,全国上万家研究院......以防万一,大家关注下我的俩小号吧,以备不时之需,特别哪天你看不到我的文章之时。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0 www.baiduer.com.cn 爱好者日报网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